近来,“制作业高质量开展”网络主题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来自东北的大连光洋科技集团着实火了一把,其董事善于德海更是成为了带领企业自主立异的模范。
“5年前,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商场简直被几大国外巨子占有,一台最大加工长度2.6米的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价格高达2200万元。后来2015年自主研制成功,外商竟将价格直接降为每台1200万元。”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善于德海这样告知小编,这也正是光洋科技坚持不懈走自主立异路途的最大动力。
12月5日,“制作业高质量开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就走进了大连光洋科技集团,一起见证了大连光洋科技集团高端数控机床给我国这一范畴所带来的颠覆性改动。
据悉,大连光洋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数控产品,不只打破了国内机床企业被“卡脖子”多年的技能瓶颈,还在此技能上完结了多轴联动和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操控功用,做到了只需进口体系才有的功用。得益于这一打破,国产高端机床体系开端翻开国际商场。
自大连光洋自主研宣布最大加工长度为3米的KTurboM3000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后,外国品牌价格从每台2200万元降至1200万元。而大连光洋的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凭仗85%以上的自主化率,每台价格仅为750万元。凭仗更优的性价比,从国外巨子手里抢下一半以上的商场份额。
据于德海介绍,比较上一年,大连光洋的订单增长了2.54倍。大连光洋旗下的科德数控是我国仅有的机床和操控、反应设备及电机一体化供货商,是国内五轴配备最大的产销基地,具有亚洲最大的1.5万平方米恒温恒湿地下车间。
据了解,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是一种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结五面体加工的科技含量高、精细度高的高端数控机床。于德海表明,在大连光洋的产品推出前,由于我国在动力、航空、航天、船只、军工等范畴对推进器螺旋桨和汽轮机叶片工程等部件加工的巨大需求,即便国外产品卖到天价,国人也只能照价埋单。
跟着我国数控机床自主研制不断发力,国外巨子在我国商场呼风唤雨的年代很快成为了前史。据于德海介绍,现在,进口的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尽管在我国大幅降价,但商场占有率却呈下降趋势。由于光洋科技自主研制的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凭仗85%以上的自主化率,大幅度地下降了出产本钱,以更优的性价比,短短几年就现已从国外巨子手里抢下了一半以上的商场份额。
于德海说,大连光洋搞自主研制,为的便是完全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能独占,以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数控机床,助力我国航空航天、电力、船只、军工等各范畴开展。
在曩昔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数控机床一度非常依靠进口,中心零部件等配套产品开展滞后,数控体系更是难中之难。高价、禁售是常态,乃至有时企业斥资千万购买的设备,连怎么运用都做不了主。一旦机床的装置地址、运用人员、用处产生更改,机床将被国外厂家设置的加密锁主动锁死,变为一堆“废铜烂铁”。
“大连光洋科技下定决心走自主立异之路,其实纯属‘铤而走险’。”回忆企业自主立异的开展进程,于德海慨叹道。
1999年的一段“耻辱”的阅历,让于德海终究挑选了走“自主立异”之路。其时光洋科技需求购买两台数控机床,而国内企业没有才能出产,只得挑选购买某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让于德海万万想不到的是,对方将机床卖给光洋科技的条件是一个附加的“霸王条款”:机床的装置地址、运用人员、用处有必要承受国外厂家的严厉约束,假如光洋科技私行移动机床,或许改动用处出产其他产品,机床将被厂家设置的加密锁主动锁死。假如这样,光洋科技花重金买来的设备,将马上变为一堆“废铜烂铁”,而对方却不需求负任何职责。
经过这段阅历,于德海完全看清楚,发达国家毫不掩饰对我国的航空航天、军事、制作、科研等要害范畴的约束,妄图经过紧密的技能封闭,卡住我国科技企业的“脖子”。
“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光洋科技从此确定了经过自主立异,与国外巨子面对面竞赛的开展路途。于德海说,其时花了大力气引进人才,建起了国内同职业仅有“高级数控机床操控集成技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宣布国际上最大规范的、可加工最大叶片的五轴叶片铣,自主研制成功VGW400-U高速高精度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打破了我国航天航空等范畴叶轮类工件配备长时间依靠进口的局势,完结了高级数控机床的“我国发明”。
2003年,VGW400-U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从大连启运出口德国,发明了我国自主研制高级数控机床返销发达国家的前史。
随同大连金普新区的快速开展,光洋科技在高级数控工业也已树立了完好的技能链、人才链和工业链。公司产品自主化率达85% 以上。不光要害零部件自主率高,并且技能完全自主,比较进口机床具有了相当大的优势。
在金普新区董家沟大街一处清静山沟旁,有一大片草坪。在这片草坪下,一座面积相当于30多个规范足球场巨细的“地下工厂”正在赶紧建造。于德海告知记者,这座厂房占地46万平方米、方案总投资29亿元。“将来这儿出产的数控机床,将完全打破少量几个国外巨子在我国商场的独占位置,并与他们在国际商场上一争高低。”
记者了解到,将工厂建在地下,由于精细机床的出产有必要在恒温环境下进行,温度湿度的纤细改动,都或许影响设备和产品精度。地下工厂辅以光洋自主研制的智能化能效归纳操控办理体系,将大幅下降后期运转本钱,并为保证产品精度打下坚实的根底。
于德海告知记者,经过自主研制的“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供配电+智能环境监控”技能产品,光洋科技将在这儿完结各类出产设备、辅佐设备互联互通,及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管控。“光洋科技20多年来培养的数控工业完好的人才链、技能链和工业链,以及与用户协作树立的协同立异渠道,为咱们供给了改动我国数控机床地图的底气。”
现在,国产中档数控机床不再受制于人,高端数控机床正在向国际高水平冲击。尽管咱们间隔国际第一技能水平还有些间隔,但距离在不断缩小是功德。更何况咱们还有国际第一机床消费大国之称。
跟着国内数控机床商场逐步老练,机床从硬件到软件的生态圈现已完好,再加之中低端机床技能壁垒较低,这就导致国内机床厂商数不胜数,但大部分无自主研制实力,乃至连一个拿得出手的高端技能人才都没有。此类企业更像是以拼装机床为生。
那么,做自主研制的企业又是怎么呢?有业内人士向小编泄漏,现在是全球化的年代,搞自主研制从头开端是不太实际的。从厂家挖中心人员,组成人才队伍是常见做法。也有企业经过技能转让,用上一代的技能来出产中等级低机床,乃至有企业借此骗得补助以保持运营。
现在我国俨然已是国际最大的机床出口大国,但在我国机床如此热销的情况下,咱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我国机床遍及全球,是凭仗的技能优势,仍是价格优势?
或许有人会问,高精尖的机床,全国一年销量才多少?所以投入资金搞研制,不如搞营销,挣钱才是王道。技不如人,就抄袭仿照,只需能做大中低端商场就不愁温饱。
在大环境如此浮躁的今日,情绪决议全部。机床厂商对技能、质量、商场的情绪,决议着其未来的开展。机床职业总会有迸发的那一天,技能堆集非常重要,懂得厚积薄发的企业更简单成功,华为便是最好的比如。
面对研制实力缺乏的问题时,许多企业挑选抛弃。但于德海没有抛弃,他花大力气引进人才,建起“高级数控机床操控集成技能国家工程实验室”,才填补了我国高端机床出口国外的空白。而同为东北身世的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却走向了重组之路。
现在大连光洋具有切削专家、操控专家、制作专家及博士在内的400多名高端人才。你觉得没有这些专家,大连光洋会有今日的成果吗?
微信二维码
友情推荐: 江南体育 | 江南体育官方客服电话查询地址 | 江南体育官方客服电话查询中心